淺議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王健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理論武裝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黨史學習教育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工作,是強化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內容,必須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把學習成果持續轉化為實干擔當的磅礴偉力。
抓好黨史學習教育要在“?!鄙舷鹿Ψ?。黨史學習教育不是一次集中性學習教育就能完全達到目的,也不是一個時期、一個階段就能夠徹底解決問題的,需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日積月累、循序漸進、不斷深化。一是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黨史學習教育結合起來。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這次大會明確宣示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么樣的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科學謀劃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進一步指明了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必將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要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抓實抓好。二是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日常培訓結合起來。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要充分調動各級黨員、干部學習黨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黨史作為日常必修課,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把黨史納入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內容,納入黨支部“三會一課”,納入主題黨日活動和業務大講堂,通過班子成員領學、組織研討交流、分享學習心得等多種方式,常態化地引導黨員、干部擠出時間學、聯系實際學、創新方式學,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日常工作同步開展。三是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服務群眾結合起來。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傳承發揚“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作為黨報媒體來講,就是要組織記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走進田間地頭、深入企業社區聽取民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創作出更多“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優秀新聞作品。
抓好黨史學習教育要在“長”上建機制。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最根本的還是要加強機制建設。一是建好“學”的機制。建立健全黨史學習、研究闡釋、宣傳宣講常態化工作機制,將黨史學習深度融入理論學習和思政課之中,經常性地開展黨史專題學習、紅色文化體驗式研學、黨史知識競賽、紅色故事匯等活動,以領導干部和青少年群體為重點,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扎實開展。二是建好“宣”的機制。充分運用好紅色資源,廣泛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推出一批導向正確、質量過硬、形式鮮活的黨史題材作品,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作用,常態化開展黨史宣傳宣講,始終保持黨史宣傳輿論熱度,帶動更多的人自覺學黨史、感黨恩、跟黨走。三是建好“督”的機制。制定規范完善、科學可行的考核評價辦法,把黨史學習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入黨入團的重要依據,切實增強黨員干部和青少年學習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傳遞壓力、提供動力、激發活力。
抓好黨史學習教育要在“效”上求出彩。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體現在補足精神之“鈣”上,體現在黨員干部履職盡責上,體現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一是在學習形式上求出彩。針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單位黨員干部隊伍結構特點,開展分眾化的學習培訓,將線上線下相結合,廣泛利用網絡干部學院、“學習強國”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推行可視化、沉浸式、互動式學習,將黨史學習教育由“書本學”變“研討學”,堅定歷史自信,補足精神之“鈣”,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二是在轉變作風上求出彩。注重從黨的歷史中汲取戰勝風險挑戰的智慧和力量,在新時代的偉大實踐中錘煉斗爭精神、提升斗爭本領、轉變工作作風,堅決同歷史虛無主義作斗爭,堅決同錯誤言論和不良行為作斗爭,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全面從嚴治黨,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新成效、新風貌。三是在推動工作上求出彩。學習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必須把開新局作為著眼點和落腳點,把革命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為干事創業、勇擔使命的強大精神動力。作為黨媒來講,就是要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到報業團隊思想政治建設全過程,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敢于創新,善于創新,堅持“導向為魂、移動為先、內容為王、創新為要”,大力推進媒體融合發展,講好周口故事,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周口絢麗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周口報業傳媒集團)
